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管型对汽-气凝结换热的影响和强化汽-气凝结换热过程,建立了汽-气在液滴形管与圆管外凝结换热所形成的气液膜的厚度及换热系数沿管壁分布的综合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的方法,以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为例对两种管型进行了计算比较.在有效换热面积相等的情况下,与圆管相比,液滴形管上半部分管径小,压力梯度大,有利于排液,下半部分表面曲率大,亦有利于排液;液滴形管表面形成的气膜薄,液膜亦薄,珠状凝结区域大,液珠尺寸小,凝结换热系数大;液滴形管对显热传递亦有一定的强化作用.通过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亦适用于椭圆管和其它汽-气混合流体种类.
推荐文章
异型管曲率对气液膜分布及凝结换热特性的影响
凝结
数学模拟
曲率
异型管
不凝结气体
钛波槽管垂直管外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
冷凝器
垂直
钛波槽管
强化传热
B30波槽管水平管外蒸汽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
冷凝换热
强化传热
波槽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汽-气液滴形管与圆管外凝结换热的研究
来源期刊 制冷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强化换热 凝结换热 有限差分 液滴形管 气液膜厚度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124|TQ051.5
字数 26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3.06.08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慧君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91 454 9.0 15.0
2 彭文平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7 36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强化换热
凝结换热
有限差分
液滴形管
气液膜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制冷学报
双月刊
0253-4339
11-2182/TB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
89210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6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