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研究分别于2012年4月、7-8月及11月针对云南省金沙江梨园电站影响区域的鱼类早期资源进行了3次监测.并于2012年7-8月对云南省玉龙县大具乡大具渡口金沙江的监测中,发现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卵汛两次,分别为8月1日8:00-4日10:00和8月9日23:00-13日6:00.结果发现,中华金沙鳅鱼卵卵径3.37~4.41 mm,平均3.89 mm,自然受精率为91.5%,模拟培养出膜率为97.1%,畸形率为2.2%;产卵场共3处,分别位于云南省玉龙县龙蟠镇、黎明乡和巨甸镇;三处产卵场两次产卵共计~1.49× 107 ind..此次产卵场的发现是对以往中华金沙鳅生物学资料的重要补充,对电站建设背景下金沙江鱼类资源的保护具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金沙江中上游下垫面变化的水文过程响应
覆被变化
分布式水循环模拟
对比分析
金沙江中上游
金沙江中下游梯级优化开发模式探讨
河流泥沙工程学
金沙江梯级
开发模式
功能优化
长远利用
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入渗规律研究
长江中上游地区
土壤人渗
稳渗速率
雅砻江河口区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雅砻江河口
产卵量
繁殖时间
产卵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沙江中上游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产卵场的发现及意义
来源期刊 动物学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金沙江中上游 中华金沙鳅 产卵场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630
页数 分类号 Q959.46+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13/j.issn.0254-5853.2013.6.06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君兴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82 916 18.0 25.0
2 刘淑伟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5 31 3.0 5.0
3 陈小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55 617 15.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沙江中上游
中华金沙鳅
产卵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学研究
双月刊
2095-8137
53-1229/Q
大16开
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64-20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7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