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前期低温和养分有效性差、中后期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低和还原物质含量高被认为是影响冬水田水稻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采取不同耕作方式与肥料运筹,分析了田间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对冬水田稻区土壤温度、水稻分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土温低主要在5cm以下土层,即水稻主要扎根层。由于2011年气候反常,优化施肥仅比对照增产1.1%,差异不明显。在两种增温措施中,厢式耕作+覆膜+优化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前期土壤增温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水稻分蘖,但产量比习惯耕作+习惯施肥减产1.71%;厢式耕作+优化施肥处理对提高土壤增温作用尽管不如覆膜处理,但产量最佳,达每公顷8529.30kg,较习惯耕作+习惯施肥增产2.71%。
推荐文章
不同栽培方式对杂交中稻产量及冬水田肥力的影响
冬水田
免耕
杂交中稻
栽插密度
施氮量
栽秧方式
不同耕作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
耕作方式
产量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冬马铃薯
耕作方式
稻草覆盖
产量
品质
不同耕作与施肥方法对水稻根系生长分布和活性的影响
水稻
根系生长
根系分布
根系活性
耕作栽培
自然农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耕作方式和施肥处理对冬水田土温、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南地区作物系统养分管理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土壤温度 分蘖动态 产量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34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土壤温度
分蘖动态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地区作物系统养分管理研究
年刊
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出版文献量(篇)
4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