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20%浓度的氢氟酸(HF)对橄榄石晶体不同方向之切面进行了腐蚀实验,以期建立三维立体构型。在晶体上选取垂直任一结晶轴的单形,如(100),(010),(001)等平行双面,(110),(011),(101)等菱方柱和(111)菱方双锥进行了腐蚀实验,由原子力显微镜记录各个切面腐蚀像。结果显示,相同切面上的腐蚀像具有固定的几何形状及角度,且在晶面上的结晶学方向固定。各腐蚀像形状具有共性,即长轴为[010]方向,短轴为[100]方向。由不同切面腐蚀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橄榄石腐蚀像三维立体模型。相同腐蚀剂对不同晶面腐蚀的容易程度差异巨大,以蚀坑在DIC200×下能清晰观察到腐蚀像形态为标准,橄榄石各切面的腐蚀速率为v(010)>v(110)>v(100)>v(111)>v(101)>v(001)>v(011)。由橄榄石晶体腐蚀像的唯一性及其结晶学定向,在橄榄岩切片中将橄榄石颗粒切面指数化,并获得其结晶学定向及结晶优选方向。由此,在大别山碧溪岭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中推断橄榄石[100]主极密垂直面理面,[010]主极密平行于线理面。腐蚀像所确定的晶体结晶优选性为当地构造动力提供了一定有价值资料,开拓了腐蚀像的地质应用意义。
推荐文章
甘肃金川二矿区岩体橄榄石组构特征研究
金川
二矿区
橄榄石
组构特征
应力分析
橄榄石的质量评价及其与相似宝石的鉴别
宝石
橄榄石
质量评价
鉴别
烧结温度对合成镁橄榄石性能的影响
烧结温度
镁橄榄石
方镁石
性能
影响橄榄石集合体蠕变性质物化因素的研究进展
扩散蠕变
位错蠕变
差应力
应变率
橄榄石集合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橄榄石腐蚀像立体模型构建及其岩石组构研究之启示
来源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橄榄石 腐蚀像 结晶学定向 岩石组构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7-44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579
字数 83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珊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29 150 7.0 11.0
2 王蓉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13 3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橄榄石
腐蚀像
结晶学定向
岩石组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6-7493
32-1440/P
大16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2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