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报道1例由球形孢子丝菌所致的婴儿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患儿女,3个月,因左眼下内侧皮损2个月就诊,皮损脓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真菌培养阳性,镜下可见典型的套袖样菌丝.钙调蛋白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药敏试验显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该菌株的菌丝相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0.5μg/mL和0.5μg/mL;对该菌株的酵母相的MIC值分别为0.25μg/mL和0.5μg/mL.给予患者口服特比萘芬32.5 mg/d治疗10周后皮损消退呈瘢痕化修复.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例为球形孢子丝菌所致固定型孢子丝菌病,特比萘芬治疗本病例显示较好疗效.
推荐文章
鼻部固定型孢子丝菌病1例
孢子丝菌病
申克孢子丝菌
碘化钾
孢子丝菌病10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孢子丝菌病
临床
病理
孢子丝菌病1例
孢子丝菌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球形孢子丝菌致婴儿固定型孢子丝菌病1例及相关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婴儿 孢子丝菌病 球形孢子丝菌 特比萘芬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病例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8-2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56.6
字数 33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爱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 125 679 13.0 19.0
2 李若瑜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 293 2041 19.0 33.0
3 万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 83 496 11.0 18.0
4 王润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 4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婴儿
孢子丝菌病
球形孢子丝菌
特比萘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