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纵观中医诸多诊法可从两个层面剖析庞繁的诊法体系,一为“诊之法”层面,即诊察技术的方法;二则为“诊之道”层面,即诊察规律的法则,为“诊”的本源.在《内经》中明确提出的“诊有十度”可以重新构建中医诊法理论框架.在“十度”中,前五度(度人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主要论述“诊之法”,对脉、藏、肉、筋、俞5种知识结构采用望、闻、问、切手段进行诊察,并提出其方法和注意事项.后五度(度阴阳、度上下、度民、度君、度卿)主要论述“诊之道”.中医“诊”的目的在于“断”,“诊”的过程融于“断”,两者相辅相成,“诊”中涵“断”,“断”中寓“诊”,在诊的过程中,需要以阴阳、上下协调平衡的指导原则不断完善“诊-断-诊”的过程,中医的“诊的过程”与“断的结论”实际上是一个统一协调、不可分割的一个过程.
推荐文章
《黄帝内经》的系统思维方法探析
黄帝内经
系统思想
思维方法
《黄帝内经》脉诊法探析
黄帝内经
脉诊方法
《黄帝内经》阙部面诊思想初探
黄帝内经
眉间
面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帝内经》中“十度”诊法总则初探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诊断 框架 理论研究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22.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17 63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帝内经
诊断
框架
理论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月刊
1006-3250
11-355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0-33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2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0733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