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钻井液与完井液       
摘要:
废弃油基钻井液是钻井作业完成后产生的废物,分析测得江汉油田废弃油基钻井液密度为1.3 g/cm3,pH值为8~9,含油量为53.2%,含水量为20.4%,固相含量为26.4%,其油相主要是柴油,还含有少量矿物油.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适合该体系的药剂有破胶剂浓硫酸(加至体系pH值为2)、混凝剂PFS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破乳剂CHP21680,并确定了合适的加药顺序为:破胶剂→破乳剂→混凝剂、絮凝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各因素对油相回收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破乳剂>混凝剂>絮凝剂;最佳加药量为:破乳剂为150mg/L,混凝剂为2 g/L,絮凝剂为20 mg/L,此条件下油相回收率达83.7%.
推荐文章
江汉油田废弃油基钻井液柴油回收技术
废弃油基钻井液
柴油回收剂
回收油
回收率
性能评价
延长油田油基钻井液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
含油岩屑
除油剂
废弃油基钻井液
回收油
页岩气油基钻井液损耗分析与回收利用
页岩气
油基钻井液
钻屑
回收
威202H3平台废弃油基钻井液处理技术
回收利用
废弃钻井液
油基钻井液
页岩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油相回收室内研究
来源期刊 钻井液与完井液 学科
关键词 废弃油基钻井液 油相回收 破胶 脱稳 破乳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9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岳前升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79 585 13.0 20.0
2 胡友林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34 200 7.0 12.0
3 吴洪特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84 804 13.0 24.0
4 付雄涛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 3 1.0 1.0
5 汪军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废弃油基钻井液
油相回收
破胶
脱稳
破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井液与完井液
双月刊
1001-5620
13-1118/TE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