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统计方法和数值模拟对2008年4月18日-7月28日和2009年5月19日-8月20日在黄山光明顶的两次外场观测中臭氧(O3)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中国华东高海拔地区O3的质量浓度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5、6和7月的月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7.73、101.93和68.02μg·m-3,其中5月和6月的月平均质量浓度相对于国内其他本底站(除上甸子外)以及南极地区高出25 ~60 μg·m-3,7月与其他地区质量浓度相差较少.该地区的O3质量浓度相对于其他地区整体上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高质量浓度超标事件发生的次数很少,只占总观测时间的3.9%.质量浓度日最大值多出现在夜间21时一次日06时(北京时间,下同),呈多峰分布,并且变化幅度很小,在15 ~20 μg·m-3,通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模拟当地上空对流层顶高度和晴空湍流等要素的变化发现,O3质量浓度和对流层顶折叠现象有关.不同天气条件下,其质量浓度在晴天最高,雨天最低,雾天和阴天在二者之间.臭氧质量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和其他污染气体(CO、NO和NO2)浓度之间有很强的负相关,而与风速相关性相对较弱;5月北面来风占主导,各风向所对应的O3质量浓度分布较均匀,而6月和7月西南风占主导,北面来向的风对应的质量浓度要高于南面来向.在利用KZ过滤器将O3原始数据分解成不同组份后,发现当地O3质量浓度整体上受低频组份(CBL组份)的控制,其余各高频组份(CSY、CDU和CID组份)只是会使其质量浓度在基准线附近波动.随后对发生在2009年5月28-31日和6月12-15日期间的两次O3质量浓度超标事件中CSY、CDU和CID对基线的贡献做了定量分析.
推荐文章
春夏季温州雁荡山杉木林臭氧质量浓度垂直变化特征
环境学
杉木林
垂直梯度
臭氧浓度
变化特征
雁荡山
高海拔地区隧道有害气体及粉尘防治技术浅析
高海拔地区
隧道
有害气体
控制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
玉米
高产栽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华东高海拔地区春夏季臭氧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山光明顶 臭氧 平流层和对流层交换 KZ过滤器 位涡 晴空湍流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3-698
页数 16页 分类号 P402
字数 148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1)
共引文献  (288)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6)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山光明顶
臭氧
平流层和对流层交换
KZ过滤器
位涡
晴空湍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学报
双月刊
1674-7097
32-1803/P
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28-40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7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