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滴管炉(drop tube furnace,DTF)炉上对4个典型煤种进行了燃烧和制焦试验,分析煤和焦的外观形貌及灰的排放特性,研究煤质结构对可吸入颗粒级的形成机制的影响.迅速析出的挥发分在无烟煤A中易形成煤焦颗粒内部孔洞,在褐煤C、D中易产生裂缝和分裂.烟煤B在燃烧过程中煤焦破碎剧烈,褐煤D则表现出了较强的煤焦坍塌分裂能力.易汽化无机物含量的高低决定了PM1-排放量,与灰熔点一起确定了小颗粒之间的凝聚渗透能力.Mg的汽化比高,PM0.5-中含量较高;方解石的破碎能力强,但汽化比低,PM0.5-中含量低;Fe盐的破碎和汽化作用均较小,PM10中含量低且随粒径变化小.
推荐文章
烟花燃放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简介
烟花燃放
可吸入颗粒物
环境污染
户外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出生体重的影响
出生体重
空气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生态学研究
抚顺市空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来源解析
可吸入颗粒物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个典型煤种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质结构 可吸入颗粒物 机制
年,卷(期) 2013,(z1) 所属期刊栏目 发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46
字数 258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秀进 11 21 3.0 3.0
2 王群英 27 74 5.0 6.0
3 陈剑 16 28 3.0 4.0
4 孟莹 2 4 1.0 2.0
5 应光伟 5 50 3.0 5.0
6 二宫善彦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质结构
可吸入颗粒物
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半月刊
0258-8013
11-2107/TM
大16开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82-32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2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727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