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脑梗死后锥体束华勒变性的发生过程和机制.方法 报道3例不同部位脑梗死后华勒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结合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后可出现锥体束和胼胝体华勒变性,表现为同侧锥体束(内囊、大脑脚)与胼胝体出现T2和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并且DWI和ADC信号改变比T2更明显;而单侧脑桥基底部梗死可于数月后出现双侧脑桥小脑束华勒变性,表现为双侧小脑中脚T2和DWI高信号,ADC等信号.结论 脑梗死后华勒变性是疾病的发展过程,应充分认识这一现象,避免临床误诊为新发脑梗死.
推荐文章
脑梗死后华勒氏变性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
脑梗死
华勒氏变性
神经功能
核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华法林致急性肾损伤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急性肾损伤
华法林
华法林相关性肾病
增殖性脑血管病致脑梗死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脑梗死
增殖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造影术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致多发脑梗死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心内膜炎,亚急性细菌性
脑梗死
病例报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部位脑梗死后华勒变性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锥体束 华勒变性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5-67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473
字数 430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35 233 8.0 14.0
2 葛颂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8 74 6.0 8.0
3 武茜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9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锥体束
华勒变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双月刊
1008-0678
31-1752/R
大16开
上海乌鲁木齐中路12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4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