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测定了典型制革企业牛皮蓝湿革、羊皮蓝湿革鞣后湿整理各工序废水的铬浓度,并分析了废水中铬的分布特点及来源.结果表明,在鞣后湿整理过程,各工序均有铬释放.铬复鞣是导致湿整理废水中铬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而蓝湿革中铬的释放也是废水中铬的重要来源;即使对铬鞣废液进行了循环利用,湿整理工段释放的铬也会导致综合废水中的铬显著超标.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的技术发展方向.
推荐文章
制革废水治理工程技术研究
制革废水
治理技术
综合废水
含铬制革废弃物处理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
皮革
含铬铬鞣
废弃物
废物处理
环境
资源化利用
制革厂铬鞣废水中铬的回收处理研究
铬鞣废水
铬泥
加碱沉淀
絮凝沉淀
硅铁电极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制革湿整理工段废水含铬量及来源分析
来源期刊 皮革科学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制革 铬鞣 铬复鞣 废水 鞣后工艺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清洁化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2,73
页数 分类号 TS57|X7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964.2013.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学品 四川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8 1125 17.0 23.0
2 石碧 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77 4147 31.0 52.0
3 张文华 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43 222 9.0 11.0
4 高明明 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 15 2.0 2.0
5 王亚楠 四川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 92 5.0 8.0
6 柴晓苇 四川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1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制革
铬鞣
铬复鞣
废水
鞣后工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革科学与工程
双月刊
1004-7964
51-1397/TS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
62-185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96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