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某院近几年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分离趋势,探讨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变迁和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药敏结果判读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定的标准判读.结果 2006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医院感染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0 606株,居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各年度的病原菌分布总体相差不大.药敏结果显示,此5种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逐年上升,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增长较快,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由2006年的48.72%和48.33%上升至2010年的89.06%和81.53% (P<0.005);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由2006年的48.84%和39.77%上升至2010年的80.14%和80.64%(P<0.005).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培氟沙星的耐药率也逐年上升(P<0.005).革兰阳性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呈缓慢上升.结论 近年,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推荐文章
喹诺酮类药物及细菌对其耐药性机制研究进展
喹诺酮
拓扑异构酶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性
qnr基因
qepA基因
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奈瑟氏淋球菌
氟喹诺酮类
药物敏感性
琼脂稀释法
纸片扩散法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肠道致病菌的体外耐药性及交叉耐药
氟喹诺酮
肠道致病菌
耐药性
交叉耐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来源期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 病原菌 抗药性,微生物 合理用药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7-4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69.3
字数 22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06.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绍同 27 123 6.0 9.0
2 付启云 14 4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喹诺酮类药
病原菌
抗药性,微生物
合理用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月刊
1671-9638
43-1390/R
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203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3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9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