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辽宁化工       
摘要:
川口油田刘渠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主力产层是延长组的长4+52层,沉积相以三角洲分流河道为主,为典型特低孔、低渗油藏.该区块水淹水串现象严重,大部分井受效程度差,产量递减快(目前平均单井日产油量为0.35 t/d),面临严峻的稳产形势.为了了解这种现象形成的内在原因,必须将地质、工程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发育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天然裂缝主要分布在主河道的厚砂体中,初期产能高的油井主要受天然裂缝的影响,因此可根据产能平面分布特征来定性地代表天然裂缝、微裂缝的平面分布特征.
推荐文章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裂缝特征及微裂缝参数的定量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沿25区块、庄40区块为例
特低渗透油藏
显裂缝
岩块系统
微裂缝
微裂缝开度
裂隙率
微裂缝渗透率
川口油田长6油层裂缝特征及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川口油田
显裂缝
微裂缝
注水开发
陕甘宁盆地川口油田低渗透油藏长6油层裂缝特征
川口油田
长6油层
裂缝特征
压裂和注水开发
安塞油田坪桥区块不同井网形式下压裂缝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安塞油田
特低渗油藏
裂缝
穿透比
导流能力
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口油田流渠区块天然裂缝、微裂缝研究
来源期刊 辽宁化工 学科
关键词 川口油田刘渠区块 天然裂缝 微裂缝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6-40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政帅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口油田刘渠区块
天然裂缝
微裂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化工
月刊
1004-0935
21-1200/TQ
大16开
197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5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4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