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上认为前陆冲断带内部的背斜构造具有“成排成带分段”的特征,在表观认识和宏观尺度上讲,容易理解这一特征,并且通过“成排成带分段”的解剖,直接为含油气区带评价和地震解释方案的落实提供指导作用.随着前陆冲断带深层结构的精细解剖和三维空间内构造变形的准确刻画,发现前陆冲断带深层构造变形的分布并非成排成带分段的特征,褶皱构造的发育与分布明显受前陆冲断构造位移量及各个断层位移量的大小所控制,各个断层控制的逆冲岩席在垂向上相互叠置、侧向上交叉对接、走向上错落有致,3D立体空间内由多个次级弧形体组成鳞片状分布.本文以中国天然气勘探最为成功、勘探资料最为详实的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为例,通过地震剖面精细构造解释,揭示出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其构造位移量在传播过程中的分异和转换,进而控制冲断带内部构造岩席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展布特征,并在3D立体空间内揭示冲断岩席受构造位移量的控制而成鳞片状分布的规律,控制这一分布规律的主控因素是冲断构造位移量与冲断岩席长度之间定量的几何关系.这一认识提升了油气藏评价和构造圈闭描述的精度.
推荐文章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大北—克深区段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收缩构造
差异变形
砂箱模拟实验
大北—克深区段
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分层收缩构造变形及其主控因素
分层收缩变形
物理、数值砂箱实验
主控因素
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东西段盐下构造变形差异演化数值模拟分析
库车坳陷
盐下构造
离散元
应力应变
构造变形
临界角库伦楔在盐下楔状体的应用: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为例
库车坳陷
临界角库伦楔公式
滑脱层
内摩擦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冲断构造带深层变形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为例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前陆冲断带 构造位移量 构造运动学 库车坳陷 克拉苏构造 三维构造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5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52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63-5020.2013.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本亮 55 1811 23.0 41.0
2 张朝军 34 1137 16.0 33.0
3 雷永良 22 353 12.0 18.0
4 陈竹新 31 421 14.0 19.0
5 边海光 11 78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7)
共引文献  (46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4)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前陆冲断带
构造位移量
构造运动学
库车坳陷
克拉苏构造
三维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