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了含偶氮苯基元的对称双(噁)二唑衍生物Fn,利用IR、1 H NMR方法确认了其分子结构,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偶氮苯基元对(噁)二唑衍生物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F3、F6、F10的发射峰皆为双峰,分别位于348、356 nm和345、357 nm及345、357 nm,属于(噁)二唑基团的特征发射峰.偶氮苯基元的引入,对(噁)二唑衍生物Fn在溶液中的最大发射峰位影响较小,对发光强度影响较大,其发光强度大大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在光激发过程中偶氮苯基团与(噁)二唑基团间发生了分子内电子能量转移.
推荐文章
新型异噁唑衍生物的合成
苯甲醛
异噁唑
含氮杂环化合物
哌嗪
有机化合物
新型含异噁唑环1,3,4-噁二唑啉衍生物的合成
异噁唑
1,3,4-噁二唑啉
酰腙
合成
含1,3,4-噁二唑和偶氮苯结构聚合物单体的合成
偶氮苯
噁二唑
聚合物单体
合成
表征
新型含异噁唑环的苯腙基吡唑酮与芳偶氮基吡唑酮衍生物的合成
3-甲基-5-苯基异噁唑甲酰肼
吡唑
合成
衍生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偶氮苯基元对称双(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偶氮苯 (噁)二唑 合成 光致发光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3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25
字数 44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5.2013.200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亚丰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9 37 4.0 5.0
2 牛利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现代分析技术工程实验室 18 76 5.0 8.0
4 王凯凯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3 12 2.0 3.0
5 张齐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现代分析技术工程实验室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偶氮苯
(噁)二唑
合成
光致发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