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探讨布鲁菌实验室培养特性,分析在BACTECTM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布鲁菌的阳性报警时间,提高对布鲁菌的认识.方法 对某院分离的76株布鲁菌的阳性报警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与其他病原菌的阳性报警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76株布鲁菌,以血液来源为主(66株,86.85%),其次是骨髓(7株,9.22%),脓液、脑脊液、关节腔液各1株(1.31%).布鲁菌阳性报警时间主要分布在72~120 h,来源于骨髓标本的布鲁菌平均阳性报警时间为(84.51±8.86)h,短于来源于血液标本的(98.27±10.32) h(t =3.39,P<0.01).布鲁菌平均阳性报警时间为(96.95±9.67)h,显著长于革兰阴性杆菌的平均阳性报警时间(15.43±16.56)h、革兰阳性球菌的平均阳性报警时间(24.22±21.47)h和酵母样真菌的平均阳性报警时间(50.60±26.48)h(t’值分别为15.22、10.46、5.17,均P<0.01).结论 布鲁菌在BACTECTM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中的阳性报警时间明显长于其他病原菌;来源于骨髓标本的布鲁菌阳性报警时间明显短于来源于血液标本菌株.
推荐文章
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仪器报警时间分析
血培养
报警时间
肠杆菌科细菌
葡萄球菌
真菌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对临床病原菌鉴别的意义
血培养
阳性报警时间
病原菌鉴别
临床意义
血培养报阳时间及病原菌分布
血培养
病原菌
菌群分布
报阳时间
中位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布鲁菌阳性报警时间及与其他病原菌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布鲁菌 病原菌 血培养 阳性报警时间 实验室技术与方法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1-45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8.99
字数 1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3.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惠中 196 724 13.0 17.0
2 戈伟 22 320 10.0 17.0
3 汪定成 43 180 6.0 11.0
4 邵海连 6 37 3.0 6.0
5 程芝 4 35 3.0 4.0
6 杨铭 7 34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布鲁菌
病原菌
血培养
阳性报警时间
实验室技术与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月刊
1671-9638
43-1390/R
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203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3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9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