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Ovsynch技术在集约化奶牛场的推广应用效果,于2009年1月-2012年11月选取北京三元绿荷奶牛中心西郊一场2 059头次健康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相同胎次、相似体况随机分为对照组(自然发情)和试验组(Ovsynch),比较自然发情和Ovsynch技术处理对奶牛繁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发情奶牛与Ovsynch处理奶牛的产后第1次输精间隔天数分别是66.19 d和55.93 d,差异显著(P<0.05);第1情期受胎率分别是35.71%和33.18% (P>0.05);产后55 d配种率分别是12.37%和80.91%,差异显著(P<0.05);产犊间隔分别是395.98 d和386.81 d,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Ovsynch技术在集约化奶牛场的推广应用能显著地提前奶牛产后第1次输精间隔天数,提高产后55 d配种率,缩短产犊间隔,有效降低奶牛饲养和繁殖管理成本.
推荐文章
集约化奶牛场污水磷污染指数的测定
集约化奶牛场
污染指数
污水磷
集约化奶牛场四季牛奶磷采集分析的试验
集约化奶牛场
牛奶
测定
集约化奶牛场泌乳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
奶牛场
成母牛
泌乳
数字化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Ovsynch技术在集约化奶牛场的推广应用效果
来源期刊 中国畜牧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Ovsynch 第1情期受胎率 配种率 产犊间隔 奶牛
年,卷(期) 2013,(17) 所属期刊栏目 繁殖生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23.3
字数 32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申明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60 610 13.0 21.0
2 李锡智 13 68 5.0 7.0
3 白佳桦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32 96 6.0 8.0
4 刘彦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46 190 8.0 10.0
5 喻光敏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 3 1.0 1.0
6 朱小汗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Ovsynch
第1情期受胎率
配种率
产犊间隔
奶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畜牧杂志
月刊
0258-7033
11-2083/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院56号楼1层101、102
82-147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9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28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