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针对常压空气燃烧和增压富氧燃烧两种工况,利用CFD软件、应用k-ε双方程模型模拟锅炉省煤器管束间烟气的流动,用拉格朗日方法研究管束间颗粒的运动,并利用颗粒与管壁的碰撞和反弹模型考虑颗粒与壁面碰撞后的运动.通过对比3种磨损模型,得出Oka模型考虑的因素相对更全面,与实验数据也比较吻合.利用该模型可得壁面磨损量随流速呈指数规律变化,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磨损量先增加后减小,壁面材料硬度越大,磨损量越小,并且随着颗粒粒径增大磨损量略有增加.增压富氧燃烧下,最大磨损速率比常压下小很多,且最大磨损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各管排的颗粒撞击和平均磨损速率分布较均匀,除了第1排管外,单管最大磨损区域位于管壁迎风阶两侧60°附近.这对省煤器实际运行及增压富氧燃烧下省煤器的设计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国内燃煤锅炉富氧燃烧技术进展
富氧燃烧
燃煤锅炉
CFB锅炉
污染物控制
CO2捕集
清洁燃烧
理论研究
燃煤电站锅炉富氧燃烧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富氧燃烧
传热特性
煤的反应性
排放特性
省煤器磨损及防磨措施和膜式省煤器的应用
省煤器
磨损
烟气走廊
膜式省煤器
增压富氧燃烧锅炉对流受热面换热特性研究
增压富氧燃烧
受热面
对流换热
辐射换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增压富氧燃煤锅炉省煤器管束磨损研究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增压富氧 数值模拟 颗粒运动 磨损模型 磨损速率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22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xjtuxb2013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阎维平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62 4298 33.0 49.0
2 高正阳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18 1545 22.0 33.0
3 董静兰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 213 9.0 14.0
4 马凯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 247 8.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增压富氧
数值模拟
颗粒运动
磨损模型
磨损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