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综合地震反射时间突变、岩石类型与沉积微相和地层厚度等多种方法来识别断裂坡折带,并通过构造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对所识别的断裂坡折带进行进一步确定,认为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在古近纪和新近纪发育了七个泉、红柳泉、阿拉尔、阿拉尔东、Ⅷ号、昆北和Ⅺ号断裂坡折带.由于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效应,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断裂坡折带可以分为萌芽期和繁盛期2个发展期,分别对应于古近纪和新近纪,且断裂坡折带活动强度依次增强.依据断裂坡折带发育部位及对沉积相分布控制作用的不同,可将断裂坡折带划分为浅水坡折带和深水坡折带:浅水坡折带之上发育辫状河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深水坡折带之下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两者之间以三角洲前缘和滩坝亚相为主,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Ⅺ号断裂坡折带中部以下地区具备形成深水浊积的条件,极有可能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接替区.
推荐文章
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纪—新近纪古地理演化
沉积相
古地理
古近纪—新近纪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相
柴达木盆地
古近纪
新近纪
沉积相
油气富集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
柴西地区
新生代
构造
纵弯褶皱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沉积相研究
柴达木盆地
古近系
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
定量沉积相
沉积相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古近纪—新近纪断裂坡折带与沉积相分布
来源期刊 古地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断裂坡折带 柴达木盆地 古近纪 新近纪 沉积相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构造古地理及古构造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7-326
页数 分类号 P51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05/gdlxb.2013.03.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乾政 6 60 3.0 6.0
2 丁旭光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6)
共引文献  (704)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5)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5(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7(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断裂坡折带
柴达木盆地
古近纪
新近纪
沉积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地理学报
双月刊
1671-1505
11-4678/P
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0号石油大学
2-73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