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管测药膜法测定了丙环唑、乙膦铝、草甘膦、苯磺隆、哒螨灵和毒死蜱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这6种药剂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LR50分别为有效成分3.25× 10-3、1.83×102、9.16×10-2、4.58×10-2、1.26×10-4、1.72×10-6mg/cm2;6种供试药剂对赤眼蜂成蜂的风险性分别为中等风险、低等风险、低等风险、低等风险、高等风险和极高风险.不同类别药剂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蜂风险性存在差异,即除草剂和杀菌剂对赤眼蜂相对较为安全,而杀虫剂对赤眼蜂安全性较低.
推荐文章
蜂密度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及繁衍能力的影响
玉米螟赤眼蜂
蜂密度
寄生
繁衍
噻虫胺及其混配制剂对意大利蜜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
意大利蜜蜂
玉米螟赤眼蜂
噻虫胺
摄入法
接触法
药膜法
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价
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四种赤眼蜂成蜂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赤眼蜂
杀虫剂
新烟碱类
大环内酯类
毒副作用
卵寄生蜂
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估
13种大田农药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大田农药
松毛虫赤眼蜂
急性毒性
安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六种药剂对玉米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来源期刊 世界农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玉米螟赤眼蜂 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价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与生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8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453
字数 200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敏 山东农业大学农药环境毒理研究中心 2 2 1.0 1.0
2 陈小坤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螟赤眼蜂
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农药
月刊
1009-6485
10-1660/TQ
16开
上海市斜土路2354号
4-24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9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