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将首次探究明清陵墓中石供桌的历史发展和功能。石供桌是由排列在石桌上的五样祭器所组成的。石供桌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在陵墓或寺庙前放置一个石制香炉的传统。石供桌和石质祭器的外形庞大,一直以来被认为没有实际用途。通过重建陵墓中的祭祀仪式,本文认为石供桌是沟通现实世界和死后世界的媒介。此外,笔者阐述了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尽管陵墓的建设和石供桌的布局基本保持不变,石供桌仍然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并获得了不同的意义。最显著的是在清代,通过对参加祭祀仪式的皇帝和皇族成员所站位置的规定,石供桌被赋予了政治上的重要性。石供桌所制造的空间划分启发我们可以把它恰当地理解为一个结构。因此,石供桌的功能是由其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因而我们不能仅把石供桌定义为“桌子”和“供器”。明代和清代皇陵其中最吸引人的特点就是安置在陵墓内院中明楼和坟冢前的石供桌(图1)。[1]石供桌之上是一个香炉,两只烛台以及两个花瓶。这些容器一般是半米到两米高,并不适合放置日常生活用的香蜡和鲜花,但是大多数的石供器也有放置石刻的蜡烛和花朵。口’由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实际用途,我们不禁要问安放这些物体在陵墓中的目的是什么?义和团起义期间在美国驻中国公馆工作的卫理(Edward Thomas Williams,1854—?)七十年前做了如下的假设:明楼前是一个石供桌,其上有香炉,一对烛台还有一对花瓶,这些容器也皆为石制。这些仿制品不可能作为拜祭之物。那么这个假的祭坛为什么正好被安置在皇帝墓冢之前呢?有可能和唐宋时代在坟墓中放置陶土做成的仆人,马匹还有其他物品,借以取代活的女人、动物,以及当今在亲人的坟墓前焚烧纸制的房子、家具和仆人的风俗都是一个道理。魂灵有精神意义的替代品就已经足
推荐文章
硒代蛋氨酸对大鼠的两代繁殖毒性试验
DL-硒代蛋氨酸
繁殖毒性
Wistar大鼠
明清时期官窑瓷器上菊花纹的形式特征分析
明清
官窑
瓷器
菊花纹
形式特征
两代竞争遗传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遗传算法
模式定理
交叉和变异
货郎担问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明清两代陵墓的石供桌
来源期刊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陵墓 卫理 世界 供桌 物体 皇帝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9-375
页数 17页 分类号 K878.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进庄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陵墓
卫理
世界
供桌
物体
皇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
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
总下载数(次)
6239
总被引数(次)
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