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大温差地下蓄热的传热分析及其工程应用,基于传统的并联地热换热器地下温度场分布,围绕地埋管大温差蓄热的地源热泵复合系统,针对竖直多级串联地埋管蓄热方法,建立了其物理与数学模型,进行了多级串联地埋管换热器传热分析,得了适宜工程应用的三级串联地埋管换热器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结果表明:三级串联地埋管换热器逐级换热量比的最优解为β1 =0.357800、β2 =0.332749、β3=0.309451;定期改变循环液流动方向,能够使各级地埋管换热效率趋于均匀,提高串联地埋管换热器的总换热强度;大温差蓄热应考虑地埋管换热器的承受能力,一般PE管材换热器承受温度不宜超过80℃.
推荐文章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热响应测试研究
热响应测试
竖直地埋管
岩土热物性参数
分层土壤中竖直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
地埋管换热器
传热
热响应试验
移动线热源
土壤分层模型
地下水渗流
试验验证
地源热泵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拟分析
地源热泵
换热器
传热模型
模拟分析
有渗流地埋管传热模型及快速算法
水平渗流
地埋管换热器
温度响应
算法
g-函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竖直串联地埋管蓄热的传热分析
来源期刊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地源热泵 串联地埋管 季节性蓄热 传热分析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3-508,51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83
字数 321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肇洪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88 3516 33.0 58.0
3 刁乃仁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90 1710 20.0 40.0
4 崔萍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26 332 6.0 18.0
7 高承苗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4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源热泵
串联地埋管
季节性蓄热
传热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7644
37-1449/TU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74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