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记述尖嘴瘿螨属新种:刚竹尖嘴瘿螨Acarhynchus phyllostachus Xie,sp.nov.,寄主是刚竹属Phyllostachys sp.(禾本科Poaceae).文中测量单位μm.为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文中测量单位为微米(μm)刚竹尖嘴瘿螨,新种Acarhynchus phyllostachus Xie,sp.nov.(图1-6)雌螨:体纺锤形,长213,宽75,厚50,淡黄色.喙40,基部弯成直角下伸.背盾板近三角形,边缘饰有 不规则短线;前叶突端部有一细丝;背中线、侧中线和亚中线不完整;背瘤位于盾后缘之前,瘤距18;背毛长约1~2,内指.足Ⅰ基节间具胸线,基节饰有粒点;基节刚毛Ⅰ8,瘤距10;刚毛Ⅱ15,瘤距18;刚毛Ⅲ25,瘤距28.足Ⅰ43,股节15,无股节刚毛;膝节6,膝节刚毛40;胫节10,胫节刚毛15,生于胫节侧面近1/2处;跗节7;爪长7,具端球;羽状爪分叉,每侧6支.足Ⅱ长40,股节13,股节刚毛10;膝节5,膝节刚毛长8;胫节8;跗节7;爪7,具端球;羽状爪分叉,每侧6支.背环31-32个,其中21—22个背环形成1个背中脊和2个侧脊,背环通常很脏;腹环78-80个,除尾体6个腹环饰有条形微瘤外,其余腹环饰有圆形 微瘤.侧毛13,生于14—15腹环,瘤距长58;腹毛Ⅰ50,生于28~29腹环,瘤距30;腹毛Ⅱ15,生于50—51腹环,瘤距15;腹毛Ⅲ35,生于体末第6腹环,瘤距25.尾毛50,无副毛.雌性外生殖器长25,宽30;生殖器盖片光滑;性毛10,相距13. 雄螨:未发现.正模♀,副模3♀♀,2009-Ⅶ-20,陕西省镇坪县(31°53′N,109°31′E)三道门森林公园,海拔1200m,谢满超采.寄主刚竹属Phyllostachys sp.(禾本科Poaceae). 新种与铁竹尖嘴瘿螨A.ferrocalamus Wang,Wei&Yang,2009相似,但新种背盾板具背中线、侧中线和亚中线,背盾板边缘饰有不规则短线,羽状爪每侧6支,无副毛,而铁竹尖嘴瘿螨A.ferrocalamus背盾板上无背中线、侧中线和亚中线,背盾板边缘无不规则短线,羽状爪每侧7支,有副毛.
推荐文章
中国瘿螨亚科Eriophyinae二新种记述(蜱螨亚纲:瘿螨科)
蜱螨亚纲
瘿螨科
瘤瘿螨属
斜瘿螨属
新种
中国
中国叶刺瘿螨亚科四新种记述(蜱螨亚纲:瘿螨科)
蜱螨亚纲
瘿螨科
叶刺瘿螨亚科
新种
中国
茶叶瘿螨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茶叶瘿螨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竹刺瘿螨种群消长及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毛竹
竹刺瘿螨
种群
生态因子
灰色关联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尖嘴瘿螨属1新种(蜱螨亚纲:瘿螨总科:羽爪瘿螨科)
来源期刊 蛛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瘿螨 分类 竹子 陕西 中国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12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628.2013.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屈国胜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 16 71 5.0 8.0
2 王晓雅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 7 19 2.0 4.0
3 谢满超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 16 1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瘿螨
分类
竹子
陕西
中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蛛形学报
半年刊
1005-9628
42-1376/Q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友谊大道368号湖北大学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