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土高原的村庄——声音·空间·社会》是一本介绍黄土高原一村庄米脂杨家沟村的典型民俗志。井口淳子在撰写本书时是以“声音”为切入口引出村落的历史和村民的空间认识问题的。由于相望的“山”和其间的“沟”形成的“V”字形空间,还有建筑在山上的窑洞,也塑造了黄土高原村落独特的声音环境,具备了村中发出的声音能为整个村落所共有的条件。新中国成立前有三种声音是村落整体的象征声音,分别是大钟、牌楼的铃和庙里的钟声。1966年后,代表村庄的象征性声音“牌楼的铃”.“大钟”消失了,“道教音乐”也随着大革命的脚步而消失,“新民歌”、“新秧歌”,取代了传统的民歌和秧歌而风靡一时。文革期间还有用于召集大会的“大喇叭”。进入20世纪80年代,杨家沟村开始了改革,音乐,文艺类声音开始复兴。传统的“民歌”、“秧歌”.“戏剧”又进入村民的生活,村里通了电,现代声音也越来越多,偶尔也能听到汽车.飞机的声音。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的声音出现或者消失,声音的历史变迁,也就反映出了整个村落的社会变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村落声音记录下的社会变迁——以在陕西省杨家沟村的调查为例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上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声音记录 社会变迁 村落 陕西省 20世纪80年代 调查 黄土高原 道教音乐
年,卷(期) mysdcys_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9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4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吐娅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声音记录
社会变迁
村落
陕西省
20世纪80年代
调查
黄土高原
道教音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创意(上)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107
出版文献量(篇)
7525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