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某铅锌矿区周边某村屯自产谷和米中铅镉砷含量,探讨其吸附分布差异.方法 在某铅锌矿区周边2km范围内随机采集12户村民家中干稻谷12份并将其加工成食用大米,应用GB/T5009方法分别检测其铅、镉和无机砷;随机采集同村居民家大米5份分别检测无机砷和总砷.结果 12份谷与米中的铅、镉100%超出GB2762-2012规定限值,12份大米的无机砷含量超标率为80%,大米中铅和无机砷含量分别占其对应稻谷含量的4.34%和25.25%,而谷、米中的镉含量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随机采集检测同村居民5份大米中的无机砷,平均占总砷的31.65%.结论 稻谷皮中吸附了大量的铅和无机砷,而谷、米之间的镉含量无统计学差异,大米中无机砷约占其总砷的1/3,对科学利用矿区周边受污染谷、米,科学开展这些村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AMF对铅锌矿区农田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玉米生长和镉铅含量的影响
丛枝菌根真菌(AMF)
球囊霉素相关蛋白
生物有效性
矿质营养
光合生理
不同钝化剂对铅锌矿区周边农田镉铅污染钝化修复研究
海泡石
石灰
腐植酸
生物炭
钙镁磷肥
重金属
钝化
凤凰铅锌矿区土壤铅的化学形态及污染特征
重金属
形态
BCR法
采矿活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铅锌矿区周边某村屯自产谷与米铅镉砷含量调查
来源期刊 应用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谷和米 砷、铅和镉 调查 矿区周边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5-3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55.3+3
字数 15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振柱 174 1849 21.0 32.0
2 蒋玉艳 39 195 7.0 11.0
3 刘展华 50 417 12.0 17.0
4 江永红 16 45 5.0 6.0
5 吴训 15 29 3.0 4.0
6 梁书怀 11 44 4.0 6.0
7 吴祖军 18 103 6.0 9.0
8 陈广林 16 8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谷和米
砷、铅和镉
调查
矿区周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预防医学
双月刊
1673-758X
45-1345/R
大16开
广西省南宁市金洲路18号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6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