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摘要:
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的雌雄成虫在外部形态上非常相似,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而快速的区分方法.通过对大量雌雄成虫外部形态进行比较,找出了可以仅靠肉眼区分的识别特征,即:雌雄间在成虫后胸腹板上有明显区别,雄虫腹中线贯穿后胸腹板,而雌虫的后胸腹板没有被贯穿,中断位置两侧后胸腹板凸起.经验证,该方法可以作为区分沟眶象雌雄虫的简易方法.与雌成虫相比沟眶象成虫雄虫腹部背板最后一节分为2节,因此,腹部背板雌虫为7节、雄虫为8节也是区分沟眶象雌雄成虫的稳定特征.另外,对臭椿沟眶象E.brandti的雌雄成虫的区分方法也做了相应的补充.
推荐文章
粗刻点木蠹象与云南木蠹象雌雄成虫区分方法
粗刻点木蠹象
云南木蠹象
雌雄区分
活虫
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2种沟眶象成虫的致病力研究
白僵菌
臭椿
臭椿沟眶象
沟眶象
致病力
补充营养对沟眶象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沟眶象
臭椿
补充营养
产卵前期
产卵量
孵化率
臭椿沟眶象和沟眶象的危害及防治对策分析
臭椿沟眶象
危害
防治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快速区分沟眶象雌雄成虫的方法
来源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沟眶象 雌雄区分 肉眼区分 形态学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9-3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6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川健 24 196 9.0 12.0
2 宝山 13 181 8.0 13.0
3 温俊宝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9 1134 18.0 28.0
4 刘振凯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24 3.0 3.0
5 于倩倩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21 2.0 2.0
6 陈冲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2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森林保护学
沟眶象
雌雄区分
肉眼区分
形态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756
33-1370/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