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甲醛(F)和间苯二酚(R)为炭源,赖氨酸为催化剂,采用快速溶胶凝胶法所制含氮多孔炭(RFL)对CO2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为增加RFL的氮含量,引入适量的三聚氰胺(M),制得的多孔炭(RFLM)含N量增加,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也有所增加;在合成体系中进一步引入谷氨酸(G),可使聚合反应速率得到控制,且多孔炭(RFLMG)的织构性质也得到进一步优化.RFLM和RFLMG对CO2的吸附能力较RFL弱,说明多孔炭的含N量与其对CO2的吸附能力没有明确的线性关系,而含氮官能团的存在形式会影响多孔炭对CO2的吸附能力.
推荐文章
富二氧化碳废气生产液体二氧化碳节能探讨
废气
液体二氧化碳
生产技术
节能降耗
二氧化碳化学: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反应
绿色化学
二氧化碳
环境友好介质
离子液体
精细化工中间体
碳酸酯
噁唑啉酮
喹唑啉二酮
改性活性炭吸附脱除二氧化碳中微量乙烷
乙烷
二氧化碳
活性炭
吸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氮多孔炭的制备及其在二氧化碳吸附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新型炭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含氮多孔炭 织构性质 CO2吸附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7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127.1+1
字数 22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文翠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 41 614 15.0 24.0
2 郝广平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 4 73 4.0 4.0
3 钱旦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含氮多孔炭
织构性质
CO2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型炭材料
双月刊
1007-8827
14-1116/TQ
16开
太原市165信箱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7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