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青藏高原羌南盆地曲色组烃源岩的类型为黑色油页岩、深灰色泥页岩和深灰色泥灰岩,厚度为215.8m.根据对野外地表露头烃源岩的观察,结合室内分析数据,从有机质的丰度、有机质的类型、有机质的成熟度等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曲色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黑色油页岩、灰色泥页岩和深灰色泥灰岩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9.23%、2.21%和4.33%,总体表现为好烃源岩特征.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油页岩与泥灰岩总体表现为Ⅱ型,少数为Ⅲ型.干酪根颜色、岩石热解峰温(Tmax)表明曲色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较高,处于成熟阶段.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烃源层
生烃量
资源潜力
中生界
羌塘盆地
西藏南羌塘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南羌塘盆地
侏罗系
烃源岩
干酪根
地球化学特征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有机相展布与成烃模式
有机相
成烃模式
海相
中生界
羌塘盆地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海相烃源层的沉积形成环境
海相烃源层
形成环境
沉积特征
中生界
羌塘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羌南盆地侏罗系曲色组烃源岩评价
来源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南盆地 曲色组 烃源岩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9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122.1+12
字数 44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利东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院 121 1538 20.0 33.0
2 杨文光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院 55 297 9.0 15.0
3 纪国忠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院 5 7 2.0 2.0
4 曾江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院 5 7 2.0 2.0
5 陶刚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院 18 54 4.0 7.0
6 汤晶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羌南盆地
曲色组
烃源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季刊
1009-3850
51-1593/P
16开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