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太阳能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暖系统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会影响夜间联合供暖系统的效率以及地下温度场的恢复。本文提出用储热体在夜间替代太阳能系统,与浅层地热能联合运行提高联合供暖系统效率和减少对地下温度场的破坏。
推荐文章
太阳没有给我们提供"浅层地热能"
浅层地热能
地源热泵
节能
太阳能
天水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评价
地热
浅层地热能
资源总量估算
天水
地热能及与其他新能源联合发电综述
地热能发电
太阳能
生物质能
联合发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阳能、浅层地热能、储热体联合供暖的研究
来源期刊 地热能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太阳能 浅层地热能 储热体 联合供暖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K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明 10 22 3.0 4.0
2 李守圣 16 23 3.0 4.0
3 吕万宏 9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阳能
浅层地热能
储热体
联合供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热能
双月刊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天津大学内
出版文献量(篇)
174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