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端的响古箐(北纬27°37′,东经99°22′),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一群数量约480只的滇金丝猴群的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共观察取样1609h,扫描个体数为260 546.研究表明,响古箐滇金丝猴用38.8%的时间取食、27.4%的时间移动、20.9%的时间休息、12.9%的时间从事其他类型活动.滇金丝猴活动时间分配季节性差异明显.冬季,滇金丝猴的取食时间长于其他季节,达到41.5%;秋季,取食时间在全年最短(36.5%).夏季的高温没有影响滇金丝猴的移动,它们移动的时间达到32.8%,高于其他3个季节.寒冷的冬季,响古箐滇金丝猴为了减少能量损失,用于休息的时间达到24.4%.秋季,滇金丝猴从事其他类型活动的时间(15.7%)多于另外3个季节.研究发现,绝对移动时间与昼长和月平均温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绝对休息时间与月平均温度呈负相关(r=-0.585,P=0.046),但降水量的多少与猴群各种活动时间分配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食物贡献率与滇金丝猴日活动时间分配也存在相关性.取食松萝比例与猴群移动时间呈负相关(r=-0.902,P<0.001),与休息时间呈正相关(r=0.860,P<0.001).猴群取食树叶比例增加时,它们移动时间也随之增加(r =0.832,P=0.001).夏季,滇金丝猴取食竹笋的比例增加时,猴群移动时间也明显增多.以上结果表明,滇金丝猴活动时间分配受食物资源状况、昼长季节性变化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推荐文章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的食性
滇金丝猴
食性
松萝
季节性变化
响古箐滇金丝猴对落叶阔叶林夜宿地的选择
滇金丝猴
夜宿地
深秋
落叶阔叶林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的交配行为
滇金丝猴
邀配模式
交配行为
季节性交配模式
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保护现状及管理建议
自然保护区
滇金丝猴保护
现状及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活动时间分配
来源期刊 兽类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滇金丝猴 活动时间分配 季节性变化 月平均温度 昼长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231
页数 分类号 Q95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宝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 18 271 10.0 16.0
2 李保国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6 1084 19.0 30.0
3 胡杰 西华师范大学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1 291 10.0 15.0
4 黎大勇 西华师范大学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9 153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滇金丝猴
活动时间分配
季节性变化
月平均温度
昼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兽类学报
季刊
1000-1050
63-1014/Q
大16
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9号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56-1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6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2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