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采用不可逆封合技术来解决可逆封合的平面光波导生物传感器的微流通道在注入液体压力较大时会出现漏液的问题.分别采用等离子体法、氧化法、紫外灯照射法和紫外胶法实现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绝缘材料上的硅(SOI)波导的不可逆封合.首先,采用4种实验方案分别处理PDMS和SOI波导表面,测试了经上述几种方法处理后微流通道与波导的粘合能力的强弱.然后,定量分析PDMS和SOI波导的封合效果.最后,经过实验比较得出用等离子体处理PDMS和SOI波导表面得到的不可逆封合效果最好的结论.文中也讨论了其他实验因素对粘合程度的影响.
推荐文章
DNA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及展望
DNA生物传感器
功能基因
应用
展望
塑料光栅生物传感器的传感特性分析
生物传感器
光栅传感器
塑料矩形光栅
衍射效率
浓度测量
生物传感器在水质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
水质
生化需氧量
微纳流体光波导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微纳流体
光波导
流体芯层
液体覆层
微流体沟道
折射率系数
Lab-on-Chip
热流体
集成光流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平面光波导生物传感器微流通道的不可逆封合
来源期刊 中国光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流通道 平面光波导 生物传感器 不可逆封合 粘合能力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光学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10
页数 8页 分类号 TN252|TP212.3
字数 45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O.201306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明宇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26 145 8.0 10.0
2 张超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62 962 14.0 30.0
3 薛懿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8 2.0 2.0
4 罗根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流通道
平面光波导
生物传感器
不可逆封合
粘合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光学
双月刊
2095-1531
22-1400/O4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40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6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