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芦山Ms7.0地震震中附近跨断层及连续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芦山地震前不同阶段地形变变化的特点,讨论了震中附近区域异常时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自2013年1月起,沿鲜水河断裂带一些跨断层基线观测到显著的加速转折变化,沿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个别场地的跨断层水准基线,2010年以来出现的巨幅异常等是突出的场兆变化;沿龙门山断裂带一些水准观测在汶川Ms8.0地震后持续的调整变化具有近震源区变形特征.②鲜水河、龙门山和安宁河3条主要断裂围成的三叉口地区,地倾斜、应变、重力及断层水准和蠕变观测临震前均未有显著的异常变化,GPS水平、垂直位移年速率最小,该地区是形变变化或形变异常分布的“空区”.③在对近场与远场多种连续形变数据通过傅里叶变换提取年周期成分后发现,临震前2-3年近震源区域的地倾斜、重力年变化幅度不是增大,而是减小.芦山Ms7.0地震前观测到的形变前兆现象特征与汶川M8.0地震等震前的前兆现象较为接近.因此,芦山地震前近震源区及外围形变异常分布特征不是个别的现象.
推荐文章
芦山Ms7.0地震前的电磁异常信号
芦山地震
地电场
电磁扰动
信号识别
地震前兆
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后姑咱台四分量钻孔应变时频特征分析
2013年芦山MS7.0地震
钻孔应变
S变换
地震前兆
慢滑移
2013年芦山Ms7.0地震震源参数特征及近断层强地面运动初步估计
芦山Ms7.0地震
视应力
有效应力降
强地面运动
动态复合震源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芦山Ms7.0地震前远、近场形变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地震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地形变 近震源区 形变空区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0-68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315.72+5
字数 70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3782.2013.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静 中国北京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3 35 3.0 3.0
2 牛安福 中国北京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6 44 3.0 6.0
3 张凌空 中国北京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4 20 2.0 4.0
4 曹景鹏 中国北京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2 14 2.0 2.0
8 顾国华 中国北京100036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3 14 2.0 3.0
9 闫伟 中国北京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6 29 2.0 5.0
10 吉平 中国北京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芦山地震
地形变
近震源区
形变空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学报
双月刊
0253-3782
11-2021/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北京8116信箱)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97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