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直立层状岩石边坡的实际失稳模式,基于欧拉压杆失稳模型建立了直立层状岩石边坡在自重荷载作用下的失稳计算模型及临界高度计算方法.同时基于岩石内部含有初始损伤的客观事实,建立了基于统计损伤模型的直立层状岩石边坡失稳模型,并对两种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自重荷载作用下的失稳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的直立岩质边坡溃屈失稳破坏临界高度约为其他研究者相应计算结果的75%,更符合边坡的实际受力特征及破坏情况.基于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提出的直立层状岩石边坡失稳模型不但考虑了岩石的弹性模量等参数,而且结合了应力-应变曲线等特征,得出的结果也更符合实际.研究还发现计算参数m、ε.的变化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说明在类似问题中考虑岩石的损伤演化特性十分必要.
推荐文章
基于黏聚力裂缝模型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模拟
反倾边坡
黏聚力裂缝模型
破坏形态
层间法应力
层间剪切强度
岩层厚度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研究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
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
破坏面
变形破坏特征
层状岩质边坡失稳的燕尾突变模型
层状岩质边坡
稳定性
燕尾突变模型
层状岩质边坡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
层状岩质边坡
边坡蠕滑
尖点突变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统计损伤模型的直立层状岩质边坡失稳模型
来源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直立层状岩石边坡 压杆失稳 自重荷载 临界高度 统计损伤模型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灾害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205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42.22
字数 36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吉宏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7 51 5.0 7.0
5 丹增卓玛 西藏大学工学院 5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直立层状岩石边坡
压杆失稳
自重荷载
临界高度
统计损伤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616
11-3672/P
16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