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摘要:
在完全液相法的基础上对前驱体制备工艺进行改进,采用经醇解反应改性的异丙醇铝作为铝源制备Cu-Zn-Al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不同醇类及醇用量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CO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XRD,H2-TPR,NH3-TPD-MS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使用乙醇为溶剂,用量为150 mL时,催化剂的体相结构最好,可还原的铜物种最多,铜的分散度最高,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强,催化活性最高.另外还发现,铝醇解液的老化是影响催化剂性能的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合成醇催化剂性能影响
铜锌铝催化剂
完全液相制备法
低碳醇
合成
合成气
表面活性剂
PVP
Fe对完全液相法CuZnAl催化剂合成低碳醇的影响
FeCuZnAl催化剂
完全液相法
固定床
低碳醇合成
溶剂对完全液相法制CuZnAl浆状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完全液相法
二甲醚
拟薄水铝石
乙二醇
合成气
钾助剂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合成低碳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Cu/Zn/Al催化剂
完全液相法
钾助剂
低碳醇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完全液相制备中醇溶剂及醇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完全液相法 溶胶凝胶 二甲醚合成 Cu-Zn-Al催化剂 浆态床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1-5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伟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200 1080 17.0 22.0
2 王鹏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76 519 12.0 20.0
3 孙凯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6 42 3.0 6.0
4 张小雨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4 42 3.0 4.0
5 唐钰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5 4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完全液相法
溶胶凝胶
二甲醚合成
Cu-Zn-Al催化剂
浆态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9432
14-1220/N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3337信箱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410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