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发病原因本病是由口蹄疫病毒侵入动物机体内引起的。病毒可随动物疱液、口涎、乳汁、粪尿、泪液等排出。痊愈的动物也能短时间的继续带毒和散毒。主要经过消化道传染,也可经黏膜、乳头及损伤的皮肤传染。有时人也可能感染。二、症状牛羊感染口蹄疫以后,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发病,最长达14天。在病毒进入血液阶段,病畜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继而在口腔黏膜及趾问、乳头的皮肤上,发生豌豆甚至蚕豆大小的水泡,以后水泡相互汇合,形成大小水泡联片的破溃。患畜流出大量的口涎,开口时可以听到吸吮音。患畜在患口腔破溃的同时,趾间、蹄冠皮肤出现热痛和肿胀,经过1~2天则出现水泡,破溃后形成烂斑。四肢同时患病时,患畜呈现交替负重状,并经常抖动后肢,运步时呈跛行,严重的则长期伏卧,起立困难。如感染化脓或发生坏死时,蹄匣可能脱落,蹄骨出现坏死等症。三、积极防治1.预防注射。对历年发生口蹄疫的地区,每年应对所有的牛、羊做定期的预防注射。牛、羊注射口蹄疫弱毒疫苗14天以后就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4~6个月。如已发生口蹄疫,应及时采取病料送检定性。迅速上报,并通知友邻单位组织联合防治措施。划定疫区、严格封锁,及早就地扑灭。
推荐文章
牛羊口蹄疫疫苗应激反应及预防措施
口蹄疫
疫苗
应激反应
预防措施
牛羊腐蹄病的防治
牛羊
腐蹄病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防治牛羊口蹄疫
来源期刊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联合防治 牛羊 口腔黏膜 预防注射 发病原因 食欲减退 弱毒疫苗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1
页数 1页 分类号 S855.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口蹄疫病毒
联合防治
牛羊
口腔黏膜
预防注射
发病原因
食欲减退
弱毒疫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月刊
1003-6261
41-1026/S
河南郑州市政一街5号
36-150
出版文献量(篇)
810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