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延安三角洲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南部,该三角洲之上发育多个油藏,主力产油层为长4+5和长6。根据沉积相带、储盖条件和距油源距离等差异,建立了不同的油气聚集模式。三角洲沉积背景下河道主砂体的叠置发育区为油气主运移通道,油气可以远距离地垂向、侧向运移。根据油藏距油源的相对位置和油气的聚集能力,油藏可分为近源聚集区、近源逸散区和远源聚集区3种。近源聚集区和远源聚集区由于油气运移或遮挡条件有利,具有较好的油气富集条件;近源逸散区尽管距油源最近,但由于油气具有向构造高部位运移的特点,油气聚集的能力有限,往往仅具备油气运移通道的功能。综合油气运移通道的优劣与油藏所处区带位置的不同,将延安三角洲油气聚集模式分为主运移通道近源聚集、主运移通道远源聚集、次运移通道近源聚集、次运移通道远源聚集、近源逸散5种模式。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三叠系长3-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环县地区
延长组
沉积相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三角洲沉积特征
沉积
辫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
三角洲
晚古生代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泾河油田长81油层沉积相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
泾河油田
长81油层
沉积相
沉积微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三角洲长4+5和长6油气聚集模式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模式 延安三角洲 鄂尔多斯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层序与储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67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3
字数 31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43/ogg201305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武富礼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37 1087 14.0 32.0
2 赵靖舟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139 4520 35.0 62.0
3 李爱荣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 166 5.0 12.0
5 张惠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8 69 4.0 8.0
8 王维喜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5)
共引文献  (1167)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99)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模式
延安三角洲
鄂尔多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双月刊
0253-9985
11-4820/TE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北京奥运大厦中石化1206
82-28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0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