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偶遇性行为对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作用.方法 对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艾滋病综合监测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做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农村未婚青少年1 872人.595人(31.8%)发生过性行为,其中296人(49.7%)发生过偶遇性行为.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6%,从未使用安全套者占70.1%.回答有吸毒史的1 855人(99.1%)中,56人承认注射吸毒,47人承认曾与别人共用针具,共用针具率高达83.9%.最近1年,有680人(36.3%)曾做过HIV检测,而此次监测的血清学检测共发现HIV抗体阳性者89人,阳性率为4.8%(89/1 872).偶遇性行为、注射吸毒行为的多因素影响下各个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c%)分别为25.5%、27.9%,两者共同作用的多因素条件下的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sPAR%)为44.6%.结论 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HIV感染形势严峻,偶遇性行为是影响该人群HIV感染与否的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流动青少年性行为及避孕措施选择的因素分析
性行为
避孕
生殖医学
青少年
暂居者和移居者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同性恋,男性
性行为
感染
影响因素分析
乌鲁木齐
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抑郁和应对现状及其相关关系
男男性行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抑郁
应对
屈服
相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中偶遇性行为对HIV感染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艾滋病性病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 偶遇性行为 未婚青少年 农村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3-415,4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12.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滋病病毒感染
偶遇性行为
未婚青少年
农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艾滋病性病
月刊
1672-5662
11-4818/R
16开
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7号
82-91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0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2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