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直流多落点系统的电网格局在南方电网、华东电网和四川电网中形成.现有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和多馈入短路比没有考虑交直流并联多落点系统送、受端换流站间的相互影响,没有计及换流站的无功损耗.统筹考虑所有换流站的相互作用,采用复功率形式计入换流站无功损耗,将现有交互作用因子和多馈入短路比扩展到交直流并联多落点系统中,提出复功率短路比,证明系统强度不仅与电网结构参数和直流功率的变化有关,还受换流母线电压的影响.通过算例仿真说明复功率短路比对换流母线抗电压跌落能力有一定表征作用,更加适用实际研究的需要;弥补了现有短路比定义未考虑无功影响而导致评价过于乐观的不足,有助于指导实际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分析及其规划设计.
推荐文章
并行交直流输电线路地面场强研究
特高压
并行交直流线路
地面场强
电磁耦合
基于 Zigzag 变压器的交直流叠加输电线路特性研究
交直流叠加输电
Zigzag 变压器
直流偏磁
特性
仿真
交直流输电工程发展阶段的运行模式
交直流
输电工程
发展阶段
运行模式
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谐波交互作用强度的评估方法
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谐波交互作用
谐波阻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交互作用量化指标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电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直流多落点系统 多馈入短路比 复功率短路比 多落点交互作用因子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电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721.3
字数 413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道卫 1 4 1.0 1.0
2 戴诗容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5 69 4.0 5.0
3 吴利辉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8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直流多落点系统
多馈入短路比
复功率短路比
多落点交互作用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电力
月刊
1004-9649
11-3265/TM
大16开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技城北区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区B315
2-427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5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