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分析锚索梁不同布置方式作用机制,以低围压下围岩峰后强度研究成果为基础和支撑,建立了支护系统对顶板围岩作用的三维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推导得到了锚索梁(及其各种不同布置方式)、锚杆、锚索单独或联合作用下的顶板围岩围压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以赵楼煤矿千米深井巷道支护为工程背景,对让压型锚索箱梁4种不同布置方案进行算例分析,对比围压值及其分布范围可知:纵横组合方案在顶板围岩中形成的围压状态最佳,其次为纵向单梁方案,纵向双梁方案及横梁方案分列其后。该不同布置方案围压状态优劣顺序与现场试验巷道支护效果的优劣顺序一致。锚索梁支护系统不同布置方式作用机制在于,不同锚索梁布置方式在顶板围岩中形成的围压状态有明显差异,且该围压状态是决定支护方案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两者正相关。
推荐文章
基于上限法的深部大断面回采巷道顶板锚索设计方法研究
深部大断面
回采巷道
Hock-Brown强度准则
上限法
顶板
锚索设计
高位复合顶板巷道锚杆锚索耦合支护研究
复合顶板
预应力锚索
巷道支护
基于MultiPatch的煤矿巷道三维模型的构建研究
煤矿巷道
三维建模
地理信息系统
多片
基于OpenGL的巷道三维建模系统开发
OpenGL
三维模型
可视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巷道顶板三维围压计算的锚索梁布置方式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围压 三维力学模型 锚索梁布置方式 作用机制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48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D3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术才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509 10881 56.0 78.0
2 王琦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57 244 9.0 13.0
3 李智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22 487 11.0 22.0
4 李为腾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17 201 8.0 14.0
5 江贝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8 38 3.0 6.0
6 梅玉春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 1 10 1.0 1.0
7 王德超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7 100 6.0 7.0
8 王洪涛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
共引文献  (52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围压
三维力学模型
锚索梁布置方式
作用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3363
32-1760/TD
16开
江苏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61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