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 美沙酮是一种阿片激动剂,常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本文探讨美沙酮是否与吗啡一样剂量依赖地减少心肌梗死面积(infarct size,IS)及其机制是否由δ-阿片受体介导.此外还检测心肌IS的减少是否随美沙酮给药时间或诱发缺血持续时间而发生变化.方法 做好手术准备后,将雄性SD大鼠分为3组.第1组又分为缺血前30分钟接受美沙酮(0.03~3 mg/kg)、吗啡(0.03~3 mg/kg)和水(安慰剂)的3个亚组.第1组的部分动物在给予美沙酮(0.3 mg/kg)、吗啡(0.3 mg/kg)或安慰剂前也注射δ-阿片拮抗剂纳曲吲哚(5 mg/kg).第2组分为再灌注前5分钟或再灌注后10秒接受美沙酮(0.3 mg/kg)治疗亚组.这2组中的动物通过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夹闭造成心肌缺血30分钟,然后再灌注2小时.第3组动物通过夹闭左前降支冠状动脉造成缺血45分钟,于再灌注前5分钟接受安慰剂,美沙酮(0.3 mg/kg),或吗啡(0.3 mg/kg),然后再灌注2小时.用三苯基氯化四唑染色心肌组织评价心肌IS,以危险区(area at risk,AAR)所占百分比表示(均数±标准误).结果 缺血前给予美沙酮或吗啡可减少心肌IS.最大效应出现于0.3 mg/kg剂量组(美沙酮,46%±1%,P<0.001和吗啡,47%±1%,P<0.001,与安慰剂的61%±1%相比).纳曲吲哚(5 mg/kg)阻断美沙酮(0.3 mg/kg)和吗啡(0.3 mg/kg)诱导的心肌保护作用(与美沙酮相比,纳曲吲哚+美沙酮,58%±1%,P<0.001,与吗啡相比,纳曲吲哚+吗啡,58% ± 1%,P< 0.001).再灌注前5分钟给予美沙酮(0.3 mg/kg)时减少心肌IS(与安慰剂相比,46%±1%,P< 0.001,),但再灌注后10秒时给予美沙酮则无这种效应(与安慰剂相比,60%±1%,P=0.675).安慰剂组与45分钟缺血组(64%±1%)和30分钟缺血组(60%±1%,P=0.069)比较,未见心肌IS明显差别.45分钟较长缺血时间抵消了美沙酮(与45分钟缺血安慰剂组比较,64%±2%,P=0.867,)和吗啡(与45分钟缺血安慰剂组比较,65%±1%,P=0.836)诱导的IS减少.结论 这些结果证明美沙酮和吗啡产生类似的保护心肌IS效应,这种效应由δ-阿片受体所介导,依赖于心肌缺血持续时间.
推荐文章
红景天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红景天苷
心肌梗死面积
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 3 激酶
温阳益心方对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边缘区血管密度的影响
温阳益心方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心肌梗死面积
平均血管面密度
血管新生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对窦性心率震荡影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
溶栓
心率震荡
山莨菪碱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梗死面积的影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损伤
梗死面积
山莨菪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再灌注期间美沙酮急性治疗通过δ-阿片受体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来源期刊 麻醉与镇痛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麻醉与镇痛
双月刊
1673-3134
11-5377/R
北京市东单三条9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