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CLUE-S模型,通过限建区的划定,土地利用需求预案的设定以及转化参数的设置,完成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配,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定量的优化.结果显示CLUE-S模型较好地实现了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定量优化的策略,能够反映土地利用的需求预案,体现限制区域的划定,完成空间明确的土地利用类型位置分配,是实现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有效方法.另外,CLUE-S模型也对建设用地的增长起到指导作用,这种特性使其具备了应用于城市增长模拟研究的潜力.图2,表3,参19.
推荐文章
基于CLUE-S模型的别拉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土地利用变化
CLUE-S模型
别拉洪河流域
时空动态模拟
Logistic逐步回归
基于CLUE-S模型的湟水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模拟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CLUE-S模型
空间分布
情景模拟
湟水流域
基于CLUE-S模型的不同情景下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CLUE-S模型
情景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理想点法
优化布局规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
来源期刊 土壤与作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辽宁沿海经济带 CLUE-S模型 土地利用格局优化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7
页数 7页 分类号 Q149
字数 40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89/j.issn.2095-2961.2013.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小玉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52 992 17.0 30.0
2 胡海德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36 3.0 3.0
6 杜宇飞 3 3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8)
共引文献  (617)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2(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2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辽宁沿海经济带
CLUE-S模型
土地利用格局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与作物
季刊
2095-2961
23-1580/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0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