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颈动脉斑块增强强度(enhanced intensity,EI)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2011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颈动脉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5例,共167个颈动脉斑块.采用荷兰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L9-3线阵探头.所有患者行CEUS检查时,仪器参数设置保持一致.超声造影剂采用Sono Vue,剂量2.0 mL.根据斑块有无增强及增强强度,将斑块EI分为0~4级,采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分别测量颈总动脉IMT,计算颈动脉斑块EI、斑块EI与颈动脉管腔EI的比值,并分析其与相应颈总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167条颈动脉中有6条未测及IMT,不同CEUS斑块增强分级组的IMT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4).颈总动脉IMT与斑块EI(P=0.687)及比值(P=0.852)无相关性.结论:颈动脉斑块EI与颈总动脉IMT无相关性,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选和随访手段.
推荐文章
超声造影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厚度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超声造影
不稳定型心绞痛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厚度
新生血管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内径在动脉硬化中的诊断价值
动脉粥样硬化
颈总动脉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高血压
血糖
脂类
Logistic模型
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
超声检测
颈动脉斑块
脑梗死
心脏瓣膜钙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心脏瓣膜疾病
钙质沉着症
颈动脉
血管内膜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增强强度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新生血管 超声造影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5-6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5.1
字数 29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婉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 39 257 11.0 14.0
2 王文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 326 2949 26.0 40.0
3 范培丽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 51 627 14.0 23.0
4 李超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 65 712 16.0 23.0
5 徐庆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 5 4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新生血管
超声造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