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20~28℃环境中,研究了无虫小麦样品分别感染0、4、6、10头/kg谷蠹和米象成虫后的20周内小麦虫蚀粒率和千粒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感染谷蠹的样品均在第2周时虫蚀粒率出现显著升高,而感染米象的样品则到第10周后虫蚀粒率才显著升高.第18周时感染4、6、10头/kg的谷蠹样品虫蚀粒率分别达到13.67%、16.00%和22.00%,感染米象的小麦虫蚀粒率相应达到12.67%、14.33%和18.67%.20周后不同密度谷蠹的小麦中虫蚀粒率分别达到25.00%、31.00%和39.33%,千粒重分别从43.87 g下降到35.37 g、33.98 g和31.36 g.相应米象样品的虫蚀粒率则分别为22.67%、29.33%和31.33%,千粒重分别下降到36.18 g、34.90 g和33.42 g.谷蠹比米象可早6周引起小麦虫蚀粒率显著升高,从内部隐蔽性为害的米象引起虫蚀粒率变化表现时间延迟.同样条件下,谷蠹引起虫蚀粒率增加的程度大于米象,谷蠹引起小麦千粒重下降的幅度则略小于米象.
推荐文章
小麦品种千粒重的差异性检验
假设检验
样本
差异性
水稻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的QTL及其互作分析
水稻
千粒重
垩白粒率
QTL
上位性互作
QTLx环境互作效应
啤酒大麦品种的千粒重和环境变异研究
大麦
千粒重
环境
品种
变异
2012年德州春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冬小麦
千粒重
气候条件
德州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谷蠹和米象对小麦的虫蚀粒和千粒重影响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谷蠹 米象 虫蚀粒率 千粒重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分类号 TS21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殿轩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82 470 12.0 16.0
2 彭娟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谷蠹
米象
虫蚀粒率
千粒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2383
41-1378/N
大16开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
36-14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3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362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