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测定心肌炎患儿的组织二尖瓣瓣环位移(TMAD),探讨该指标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63例临床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与45例正常同龄儿童,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LVEDD、LVESD、EF、FS,同时STI技术测定收缩期二尖瓣瓣环向心尖方向的位移TMA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心肌炎分为两组:左室重构组LVEDD、LVESD、EF、FS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构型正常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TMAD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TMAD与EF相关性良好(构型正常组、重构组、对照组r值分别为0.79,0.65,0.74,P<0.05);用测定收缩期二尖瓣瓣环中点位移距离6.4mm作为一个截断值,预测LVEF≤50%的敏感性为73%,特异性为71%.结论 TMAD指标可及时反映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STI技术测定二尖瓣瓣环位移是一种快速可靠、简便的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推荐文章
AMAT 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
慢性肾功能衰竭
左心室收缩功能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运动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二尖瓣
高血压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彩色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
病毒性心肌炎
心电图
心律失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尖瓣瓣环位移评价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左室收缩功能
来源期刊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二尖瓣 左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9-4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4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华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 93 347 9.0 15.0
2 郑敏娟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 18 123 7.0 10.0
3 刘丽文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 20 103 7.0 9.0
4 马慧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 8 47 5.0 6.0
5 苏海砾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 4 22 2.0 4.0
6 朱晓丽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 5 11 2.0 3.0
7 刘珍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 8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99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尖瓣
左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2-0101
11-211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小区8号楼909室
82-15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45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