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中,吸附剂的再生是一个难点和研究重点.微波加热作为一种新的再生技术,受到人们日益的重视.实验考察了微波功率和活性炭微孔结构对活性炭升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活性炭的温升成正相关,而且孔容越小的活性炭,升温速率越快、温度越高.然后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微波功率、辐照时间、活性炭量和氮气流量对吸附了汽油油气的富活性炭的再生率和损耗率的影响.得出各因素对两个指标的影响顺序为微波功率>辐照时间>活性炭量>氮气流量,并得到最优方案为微波功率300W、辐照时间240s、活性炭量4g、氮气流量0.9L/min.
推荐文章
微波加热及真空集成再生活性炭
油气回收
吸附
活性炭
微波加热解吸
正交实验
表面结构
微波加热再生废弃针剂用活性炭的性能
活性炭
再生
响应曲面法
优化设计
亚甲基蓝值
比表面积
高频电磁波(微波)再生活性炭方法研究
活性炭
再生
高频电磁波(微波)
热耗
含水量
烟气脱硫活性炭微波再生特性的实验研究
活性炭
微波再生
孔隙结构
表面官能团
SO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加热再生活性炭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油气回收 吸附 活性炭 热效应 微波加热解吸 正交试验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储运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85|X74
字数 13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411.2013.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维秋 常州大学江苏省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 83 346 11.0 15.0
2 张琳 常州大学江苏省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 43 333 9.0 16.0
3 蔡道飞 常州大学江苏省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 10 81 6.0 8.0
4 杨光 常州大学江苏省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 13 75 4.0 8.0
5 吴宏章 常州大学江苏省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 6 39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气回收
吸附
活性炭
热效应
微波加热解吸
正交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5-0411
32-1822/N
大16开
江苏省常州市大学城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7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