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汊涧斜坡带位于金湖凹陷西斜坡南部,第三系沉积期间主要经历了吴堡和三垛运动,形成了复杂的断裂体系,属复杂断块油藏,区内低级序断层较为发育.根据断层平面展布确定阜宁期最小主应力方向为北北西350°,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地质模型并进行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计算得出各应力分布,并据此对低级序断层发育规律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汉涧斜坡带阜宁期最大、最小主应力均为水平方向,形成的低级序断层具有张扭性特征;低级序断层的发育主要受最大与最小主应力差值及剪应力控制,主应力差值控制断层优势发育地区,平面剪应力控制断层走向,剖面剪应力控制断层倾向.
推荐文章
高邮凹陷真武断裂带西部低级序断层发育规律预测
低级序断层
蚂蚁追踪技术
古构造应力
数值模拟
成因机制
真武断裂带
廊固凹陷沙四晚期构造应力场模拟及低级序断层预测
廊固凹陷
沙四晚期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低级序断层
高邮凹陷南断阶东部阜宁期构造应力场及其对断层的控制作用
高邮凹陷
断阶带
断裂特征
断层落差
应力场
成因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汊涧斜坡带阜宁期应力场数值模拟及低级序断层发育规律预测
来源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汊涧斜坡带 阜宁期 应力场 数值模拟 低级序断层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32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37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宏国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11 74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6)
共引文献  (13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汊涧斜坡带
阜宁期
应力场
数值模拟
低级序断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616
11-3672/P
16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5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