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辽宁鞍本—抚顺地区太古宙变质层状岩系,前人分别建立了太古宙鞍山群井家沟组、石棚子组、通什村组、红透山组、樱桃园组、大峪沟组和茨沟组等地层单位,这些地层单位均呈规模大小不等的包体状、孤岛状等形态赋存于太古宙变质深成岩中,各组之间大部分孤立存在,无底无顶,相互间接触关系不清,是否属于同一时期形成的产物,长期一来存在着较多的争议.通过对各岩组原岩恢复、层序对比、含铁建造、变质作用等特点和以往及近期获得高精度测年数据的分析研究,把辽宁鞍本—抚顺地区太古宙层状岩系厘定为新太古代井家沟岩组、红透山岩组、茨沟岩组和樱桃园岩组等四个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形成时间在27~25亿a左右,为新太古代中晚期产物.
推荐文章
辽宁鞍本-抚顺地区新太古代含铁建造层位对比及形成时代讨论
鞍本-抚顺
含铁建造
层序对比
形成时代
构造岩石单位厘定
鞍山-本溪-抚顺地区新太古代地质演化探讨
新太古代
变质深成侵入体
变质表壳岩
微古陆核
辽宁省
辽宁抚顺地区太古宙条带状硅铁建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太古宙
条带状硅铁建造
浑河断裂
成矿模式
辽宁抚顺
辽宁清河断裂以北新太古代变质表壳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华北陆块北缘
清河断裂
新太古代表壳岩
红透山岩组
地球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宁鞍本—抚顺地区新太古代含铁建造层位对比及形成时代讨论
来源期刊 化工矿产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鞍本—抚顺 含铁建造 层序对比 形成时代 构造岩石单位厘定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矿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200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34.2
字数 77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德和 18 101 7.0 9.0
2 关树野 24 14 2.0 3.0
3 奚锐 11 9 2.0 3.0
4 张爽 9 7 1.0 2.0
5 李季 7 6 1.0 2.0
6 张耀华 6 10 2.0 3.0
7 卢崇海 9 13 2.0 3.0
8 谢鑫竹 7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18)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鞍本—抚顺
含铁建造
层序对比
形成时代
构造岩石单位厘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矿产地质
季刊
1006-5296
13-1190/P
大16开
河北省涿州市范阳路72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2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