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使海军合成编队具有基于体系的编队反舰能力,对编队反舰体系作战能力涌现性进行定量分析。分析了海军合成编队反舰作战流程,构建了基于 Perron-Frobenius 特征值的编队反舰体系网络模型;结合实例,对平台中心反舰、改进型平台中心反舰、网络中心反舰3种类型的作战体系网络效应系数进行了研究,并以网络效应系数为依据对体系作战能力涌现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思路简单,能够有效分析不同类型反舰力量的网络效应,准确度量基于体系的编队反舰作战能力涌现性。其中,网络中心反舰由于各作战节点间的信息共享程度高,其整体作战能力得到大幅度跃升,较改进型平台中心反舰模式提高112.81%。
推荐文章
海军飞机反舰作战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作战能力
作战飞机
反舰武器系统
评估方法
外军航母编队反舰作战运用研究
航母编队
反舰作战
流程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作战需求分析
新型反舰两柄装甲车辆
岛屿及礁盘防御
反舰反登陆作战
基于任务的联合机动编队反舰作战效能模型
作战任务
联合机动编队
反舰作战
指标体系
作战效能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海军合成编队反舰体系作战能力涌现性分析
来源期刊 兵工自动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海军合成编队 反舰体系 网络效应 涌现性 Perron-Frobenius特征值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J03
字数 21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90/bgzdh.2013.07.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候博 海军士官学校训练模拟中心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军合成编队
反舰体系
网络效应
涌现性
Perron-Frobenius特征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兵工自动化
月刊
1006-1576
51-1419/TP
大16开
四川省绵阳市207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66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86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