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PICC操作方法的改进,探讨改进后的操作方法在预防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导管异位的作用.方法: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采取标准的置管操作),干预组68例(采取改进后的操作方法),在术后均进行胸部正位X线照片,比较两组间的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共有12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其中对照组11例(16.4%),干预组1例(1.5%).干预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9.310,P=0.002).结论:在置管过程中,改进后的操作方法可以显著减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推荐文章
改良PICC置管体位预防导管异位的临床研究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异位
改良体位
超声探头按压颈静脉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研究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异位
颈静脉
成人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研究进展
PICC
导管尖端
异位
护理
58例PICC导管异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PICC
导管异位
护理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防PICC导管异位操作方法改进的研究
来源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ICC 导管异位 改进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护理实践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73.6
字数 159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静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科 18 33 4.0 4.0
2 江书蓉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科 4 2 1.0 1.0
3 谭凡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科 10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7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ICC
导管异位
改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