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胎次、年龄、产奶量、分娩日期分别筛选出亚临床酮病奶牛、非酮病奶牛各22头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奶牛;于分娩后第15天,使用兽用B型超声诊断仪对试验奶牛进行子宫颈、子宫角直径的测量,并采集血样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于分娩后第40天,对试验奶牛进行子宫颈黏液采样、涂片、染色,镜检多形核白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分娩后15d试验组奶牛的子宫颈直径要显著增大(P<0.05),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数量(LYM)和中性粒细胞数量(NEU)显著降低(P<0.05).分娩后40 d时,试验组奶牛子宫颈黏液中各评定等级下的多形核白细胞(PMN)浸润率均较对照组奶牛高,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亚临床酮病奶牛的子宫复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推迟,子宫更容易出现炎症反应.
推荐文章
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荷斯坦奶牛
亚临床酮病
生化指标
奶牛酮病的防治
酮病
奶牛
诊治
奶牛亚临床酮病血液生化指标消长规律的研究
奶牛
亚临床酮病
检测方法
生化指标
奶牛临床和亚临床酮病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代谢组学
酮病
多元统计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临床酮病对奶牛产后子宫恢复状况和血液白细胞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奶牛 亚临床酮病 子宫恢复 白细胞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58.23
字数 36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964.2013.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克和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159 1947 23.0 35.0
2 张克春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27 202 8.0 13.0
6 陈以意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3 36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奶牛
亚临床酮病
子宫恢复
白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双月刊
1671-9964
31-1837/S
大16开
上海市七莘路2678号36号信箱
4-69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134
论文1v1指导